母親的證言
寫這份報告,主要是想回顧自己於兒子離家上大學後的改變,一方面也想分享我的改變給種籽的組長們及關心我的好朋友。
2015年,面對多年來相依為命的兒子即將離家念書,心中是忐忑不安的。甚至到2015年底,兒子已經搬到台中,還是每月回來陪我參加親子組讀書會,原因就是“怕媽媽不適應”。2016年我轉到人際關係組,開始回復關注在自己的議題。這一年我像是小嬰兒,開始學習獨處,學習適應沒有兒子天天在身邊的日子。記得我2015年親子組的學習目標是,學習獨處,一個月一次個人的小旅行。當時的我其實深深覺得自己做不到,就算勉強做到也不會樂在其中。可是就在2016年底,我竟然一口氣開始了連續數月的小旅行,從11月的溪頭日月潭,12月的谷關,1月的日本北陸合掌村,到今年2月花蓮台東,每個月都離家三四天到一星期不等。旅行有伴雖好,但幾次一個人旅行之後,深深體會了一個人旅行的美,一個人才能夠心無旁騖的往內看自己,一個人才能夠與自己對話、傾聽內心的聲音,一個人才能夠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一個人慢一點,靈魂才會跟得上。
就在我數月多次一個人旅行之後,這個月跟兒子重回到之前自己一個人去過的地方,我竟然會想如果自己一個人來,我應該會待久一點,我在這看書應該可以待一個下午。我被自己的念想嚇到了,我沒想到我會有“想念自己獨自旅行”的一天,我想我達到我的學習目標了。過去這個寒假也發生一件事,讓我覺得我從我在對兒子的依附中痊癒。去年暑假,兒子提到想去澳洲暑期遊學,我二話不說馬上自己幫他打點一切,從報名、繳費到訂機票、申請簽證,全部包辦。事後我一直為此自責,責備自己剝奪了屬於兒子的學習機會,因為我的“讓自己心安”,兒子失去了最寶貴的學習機會。這次寒假,有一天兒子說想去找國小、國中老師,卻不想事先預約。我提醒他事先預約是禮貌,而且不預約學校應該不會讓你進去,可是兒子還是堅持己見。我其實跟老師至今還保持聯絡,手機裡就有老師們的LINE,我最後還是告訴自己,應該放手,就算明知道從汐止到台北市轉車不便到最後走了兩間學校還見不到人的挫折,我還是忍住讓他自己面對。不管自己心疼,讓他自己面對我預料到的挫折,我想我已經踏出了一步。這些在一般人看似簡單的行為,對我來說都是困難的,甚至以前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有這一天。
現在的我,有了別的議題需要關注,可是對於兒子,我已經可以在他在身邊時享受他的陪伴,我一個人時享受獨處時間或享受我個人安排。我走了好多年,走得很辛苦,終於走了這一小步,對我來說也是一大步。
-Jacqueline熊